6月21日至6月23日,池州学院赴贵池区“无废城市,绿色环保”调研实践团走进皖能环保电力企业、建筑废弃物处理中心等地,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新思路。
启程池州,初探“无废城市”
2025年6月21日,实践团首站走进池州市城市管理局,通过座谈调研,深入了解了池州市在推进“无废城市”试点中的政策导向、实施策略及面临的挑战,系统了解贵池区固体废弃物管理政策与清运体系,从政策层面认知城市垃圾治理的顶层设计。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实地参观了城市垃圾中转站,团队成员亲眼目睹了垃圾转运的高效与有序,了解了垃圾转运过程中的减量化措施;在爱心驿站,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环保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深入企业,见证“变废为宝”
6月22日,团队深入池州皖能环保电力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池州皖能环保有机资源有限公司。在轰鸣的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抓取生活垃圾投入焚烧炉,监控屏实时显示“每吨垃圾转化400余度电能”。成员们亲眼目睹生活垃圾经分拣、焚烧到发电的全流程,也能看到易腐的餐厨垃圾可以变成航天柴油,直观感受传统垃圾处理向“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突破,深刻认识到末端处理技术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6月23日团队奔赴建筑废弃物处理中心及垃圾填埋场,进行了一场全面而深入的实地调研。成员们在建筑废弃物处理中心看到了混凝土块经破碎、筛分后转化为再生骨料的一系列过程,展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广阔前景。

实地调研,解析“低碳发展”
在垃圾填埋场,实践团对比防渗膜覆盖的填埋库区与焚烧厂的能源化利用场景,直观感受到不同处理方式的效益差异,见证“无废城市”建设的历史沿革。
当日,团队还通过发放问卷,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垃圾分类痛点,收集到200余份有效反馈,同时与专业人员交流讨论,为后续低碳环保科普积累了一手民情数据,也让调研从设施观察延伸至公众参与维度。
团队足迹走进5类环保设施与多个社区,以实地走访触摸废弃物处理全链条,用问卷调研连接公众需求,为贵池区环保实践注入青年视角的思考,展现了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践行担当”的青春力量。
(供稿、摄影: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傅妍芳/编辑:关旋/审核:刘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