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建引领发展,学术促进成长”学术大讲堂2025年第17期(总第37期)在公共教学楼东报告厅顺利举行。王彬力博士作了题为“固态电池与电解质的表界面机理研究”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学院郑楠楠老师主持,部分师生代表共同参与。
报告中,王彬力博士从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出发,系统阐述了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性能储能技术的重要地位以及复合固态电解质在兼顾离子电导率、机械强度与界面兼容性方面的显著优势。
王彬力博士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介绍了PVDF@LLZTO、PEO@LLZTO等复合电解质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讲解了通过溶液浇铸法与一体化正极工艺制备高性能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路径,展示了其在室温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窗口、循环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异表现。
此外,讲座还介绍了计算模拟方法在解析界面离子传输、界面稳定性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强调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材料筛选与界面设计中的前沿应用。
讲座最后,王彬力博士与在场师生围绕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路径、界面工程优化、材料改性策略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供稿、摄影: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王彬力/编辑:李正/审核:肖新乐)